百特365平台可靠吗-365被限制投注的原因-o365邮箱

Est. 1980 · 每日复古新闻

手指肿胀动不了?三步识别早干预远离手术风险

手指肿胀动不了?三步识别早干预远离手术风险

如果手指一直肿着,连弯伸都不顺畅,可得小心腱鞘炎找上门。这是肌腱用多了引发的无菌性炎症,早成了当代“手机党”“键盘族”的常见毛病。下面从发病原因、症状识别到防治方法,给大家说清楚:

为什么会得腱鞘炎?

腱鞘是包在肌腱外面的双层“保护膜”,主要作用是减少肌腱滑动时的摩擦。如果手指总重复弯伸动作(比如长时间打字、戳屏幕),腱鞘内层的滑膜组织会因过度摩擦发炎,导致局部充血、肿胀,滑膜也会增生。这样一来,肌腱滑动的空间变小,活动时就会疼,甚至像被卡住一样动不了。

哪些习惯容易招腱鞘炎?

这些日常行为会大大增加发病风险:

长时间用指尖操作:一次用触控设备超过2小时;

用力姿势不对:握东西时手腕弯得超过45度;

受凉:长时间待在冷环境里,局部血液循环变差。

数据显示,每天重复用手超过4小时的人,得腱鞘炎的概率是低强度使用者的2-3倍。

症状分阶段,早发现早干预

腱鞘炎的症状会一步步加重,学会分阶段识别:

早期(I期)

早上起来关节有点僵,但15分钟内就能缓解;

按手指关节有点疼,但没明显肿;

做捏笔、系扣子这类精细活没以前顺。

进展期(II期)

持续隐隐作痛,还会往手腕串;

手指弯下去再伸直时,像扣扳机一样“咔嗒”卡住(叫“扳机指”);

手指能弯伸的幅度比以前小20%-30%。

严重期(III期)

晚上疼得睡不着;

关节变歪,手上肌肉萎缩;

连拿杯子、穿衣服都费劲。

怎么确诊腱鞘炎?

医生一般会分三步查:

手法检查:让你握拳把拇指包在里面,往小拇指方向掰手腕,如果疼(Finkelstein试验阳性),大概率是;

高频超声:能看到腱鞘比正常厚(超过2mm);

功能测试:测手指活动幅度和握力有没有下降。

根据病情轻重,治疗有差别

医生会按分期选方案:

早期(I期):改工作姿势(比如打字时手腕放平)、间歇性休息;外用消炎止痛药或冷敷;做理疗、手法松解。

进展期(II期):晚上用支具固定手指、练关节活动度;吃消炎止痛药或针对性药物;做超声引导下注射、体外冲击波治疗。

严重期(III期):严格固定手指、练肌力保持肌肉;联合用药或用局部缓释药;做关节镜手术切滑膜、腱鞘切开松解。

提醒:吃药得听医生的,打针要找专科医生操作。

办公族怎么防?记住这4点

常用电脑、手机的人,防护要点:

调姿势:操作时前臂放平,设备高度跟眼睛齐平,别低头或抬胳膊;

勤休息:遵循“20-20-20原则”——每用20分钟,活动20秒,看6米外的东西;

防受凉:用恒温护腕保持手腕温度32-34℃;

练力量:每天做2组橡皮筋抗阻练习(比如用橡皮筋套手指往外撑),每组15次。

病了之后怎么练?分阶段来

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

急性期(0-7天):冰敷(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缓解肿疼;做“用力握拳不松开”的等长收缩训练,保持肌肉力量。

亚急性期(8-21天):慢慢弯伸手指练活动度;用橡皮筋套手指往外撑开,练外展力量。

恢复期(22天后):做水中运动(借水的浮力练抗阻,比如水里握拳伸指);练日常动作(拿杯子、拧瓶盖),恢复功能。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变化,别拖:

疼得比以前厉害很多(VAS量表分值涨2分);

手指活动幅度减少超过50%;

手指麻、没知觉,或握力突然变差。

研究发现,早期干预能让70%-80%的人不用做手术。如果手指肿了超过2周没好,一定要去查一查。其实只要平时注意姿势、勤休息,早发现早处理,就能有效避免腱鞘炎影响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