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特365平台可靠吗-365被限制投注的原因-o365邮箱

Est. 1980 · 每日复古新闻

诗经《秦风·蒹葭》古诗原文翻译及拼音版

诗经《秦风·蒹葭》古诗原文翻译及拼音版

秦风·蒹葭

赏 拼

〔先秦〕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复制

朗读

有用

纠错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拼音版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译文注释

译文逐句翻译

蒹葭(2)苍苍(3),白露为霜。所谓伊人(4),在水一方(5)。溯洄从(6)之,道阻且长。溯游(7)从之,宛(8)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萋萋(9),白露未晞(10)。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3)。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蒹葭采采(14),白露未已(15)。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6)。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8)。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秦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2)蒹葭:芦苇。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3)苍苍:青苍,老青色。

(4)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5)一方:另一边。

(6)溯洄从:溯洄(huí):逆流而上。洄,弯曲的水道。从:追寻。

(7)溯游:顺流而下。游,一说指直流的水道。

(8)宛:宛然,好像。

(9)萋萋:茂盛的样子。一作“凄凄”。

(10)晞:干,晒干。

(11)湄:水泮,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2)跻:登,升高。

(13)坻:水中的小高地。

(14)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15)已:止,干。

(16)涘:水涯,水边。

(17)右:弯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18)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创作背景

关于《秦风·蒹葭》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很大。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拼音版

qín秦fēng风··jiān蒹jiā葭

jiān蒹jiā葭cāng苍cāng苍,,bái白lù露wéi为shuāng霜。。suǒ所wèi谓yī伊rén人,,zài在shuǐ水yì一fāng方。。sù溯huí洄cóng从zhī之,,dào道zǔ阻qiě且cháng长。。sù溯yóu游cóng从zhī之,,wǎn宛zài在shuǐ水zhōng中yāng央。。

jiān蒹jiā葭qī萋qī萋,,bái白lù露wèi未xī晞。。suǒ所wèi谓yī伊rén人,,zài在shuǐ水zhī之méi湄。。sù溯huí洄cóng从zhī之,,dào道zǔ阻qiě且jī跻。。sù溯yóu游cóng从zhī之,,wǎn宛zài在shuǐ水zhōng中chí坻。。

jiān蒹jiā葭cǎi采cǎi采,,bái白lù露wèi未yǐ已。。suǒ所wèi谓yī伊rén人,,zài在shuǐ水zhī之sì涘。。sù溯huí洄cóng从zhī之,,dào道zǔ阻qiě且yòu右。。sù溯yóu游cóng从zhī之,,wǎn宛zài在shuǐ水zhōng中zhǐ沚。。

作者简介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诗

306首

周南·关雎秦风·蒹葭小雅·采薇周南·芣苢郑风·子衿邶风·式微召南·鹊巢小雅·蓼莪邶风·静女秦风·无衣

参考资料

[1]朱 熹.诗经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1[2]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76-177[3]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M].北京:中华书局,2015:252-254[4]李山 解读.诗经(节选)[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75-176[5]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48-2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