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特365平台可靠吗-365被限制投注的原因-o365邮箱

Est. 1980 · 每日复古新闻

震惊中外——敦煌汉简与《流沙坠简》

震惊中外——敦煌汉简与《流沙坠简》

1906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到中亚作第二次考察,1907年2月,他向中国西北名城敦煌进发,3月下旬在敦煌汉代长城烽燧遗址内,发现为数约七百多枚汉文木简残片,这就是著名的“敦煌汉简”。斯坦因在1922年曾撰文《敦煌沙碛中汉代长城遗址所出汉代简牍》(汉译名为),文中附有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教授,在1913年对这批汉简的考释。在这篇文章内,沙畹一共考释了991枚汉简,而单单是敦煌出土的已占799枚。

沙畹的考释是不按简牍内容分类,而以简牍出土地作编纂考释,在每一释文之后附上考证。简牍时限确定为公元前98年至公元153年。敦煌汉简的发现对研究汉代敦煌地区的军事组织、屯戍状况,提供极为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学者王国维及罗振玉决不让沙畹专美,他们当时侨居日本,写信向沙畹索取敦煌汉简的文书资料及照片。在无法看到实物的情况下,他们仅能依靠沙畹公布的532枚简牍照片作考释,“握椠逾月,才粗具条理”,最终在1914年,于日本出版了《流沙坠简》这划时代的简牍研究巨著,震惊中外学术界,被誉为中国研究古代简牍开创之作。

《流沙坠简》是按简牍内容性质分类,全书分为三大类:一、小学术数方技书类考释;二、屯戍丛残考释;三、简牍遗文考释。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由罗振玉执笔。第一部分是有关历谱、占书、算术、阴阳、兽医方之类书籍的残简考释。第三部分是对出土的简牍中文字不清、残折厉害的作集中考释。由王国维负责的第二部分,即《屯戍丛残考释》。根据简牍的内容分为六个小类:簿书、烽燧、戍役、廪给、器物、杂事,在每类简的考释之后,王国维还做了总结的考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