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特365平台可靠吗-365被限制投注的原因-o365邮箱

Est. 1980 · 每日复古新闻

姜里:迷人的水上村落

姜里:迷人的水上村落

留住乡貌 活化遗存

张浦镇姜杭村位于张浦镇西南侧,东临双洋湖,西靠大直江,南与大市村相邻,北与赵陵村接壤,江浦南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村民小组23个,总人口1580人,面积3.07平方公里。

近年来,姜杭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风貌得到提升,基础配套设施更趋完善,村民素养逐步提高,分别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特色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科普示范村、江苏省水美村庄、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苏州市“三十佳”卫生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绿化庭院美化家园”巾帼示范村、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村、第一批江苏省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

姜杭村姜里自然村依姜里潭而建,形如太极,村中道路弯曲似迷宫,整个村貌犹如一幅八卦图。村边的双洋湖与姜里潭犹如日月潭一般,交相辉映,神韵灵动,因此,姜里素有“太极水村”“水乡道教胜地”之称。独特的地理形态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姜杭村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

2011年,考古发现姜里自然村占地约9万平方米的文化遗址,堆积从下往上分别为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这3种文化代表长江下游原始文化的发展序列。在同一遗址形成上下文化堆积,这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十分罕见,显示出姜里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连绵不断。

水灵秀气 自然淳朴

姜里,是张浦镇城乡一体化规划中永久性保留村。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田园之趣、如画的水村风貌,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而受人青睐。

姜里潭水清澈见底,岸边斜柳映衬蓝天白云,湖光水色十分秀丽,是一个经典的江南水村。从空中俯瞰,姜里有山(姜王山)、有水(姜里潭),形似太极。姜里很好地保留了依水而建的村落格局,用她独有的千年文化、自然风貌、田园之趣、民俗风情留住了时光、感染着游人。

关于姜里名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两种传说。一是因商周时姜太公到此一避而得名;另一说是唐时姜里已成百户村落,姜姓是村里的名门望族,因此得名。抚摸历史的尘土,追溯姜太公避纣东海之滨隐居姜里的传说故事;遐想里人姜辄,唐时中宗朝以功封扶阳郡王,招为驸马,拜爵驸马都尉,携公主荣归故里,建宅第、筑冢墓,夫妻同葬太公墩下的传奇姻缘,感受古人的浪漫情缘。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姜里,留下6000多年前人类的活动遗迹,让古老村落充满了神秘感。村内现存有凤凰墩、阿娘塘、义渡、古戏台等历史遗存。姜里的中心有一座横跨姜里潭的桥,被村民称为响铃桥,旧时循声可辨行路之人。

烟火之气 乡愁之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风情是沉淀下来的生活场景,姜里保留了淞南地区古朴的民风,一幅幅民俗画卷,承载了乡愁记忆。

粉墙黛瓦的自然村落虽阅尽历史,但依然温润、朴素,也接受着新时代的洗礼,更加便捷、宜居。望山见水寄乡愁,姜里保留了乡野气息,水系构成了独特的景观线,现代生活方式嵌入其中,呈现出独特的交汇包容。

姜里的水乡服饰、农耕稻作文化、水乡小吃都独具特色,姜里民歌也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张浦镇根据村落保护计划有序推进各项保护项目建设,重点挖掘姜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姜里山歌队伍建设,突出深厚文化底蕴,展现农耕民俗文化特色,活态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

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已经容不下一颗想要安静独享风景的心。来到姜里,结束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固态,离开复杂的人际关系,回归简单自然。在这里,你可以前往传统村落喝一杯咖啡,享受慢生活;或是到生态果园享受采摘蓝莓的乐趣;或是走进姜里8号民宿住上一晚,自己动手生火做饭,感受地道的农家生活。

来源:昆山日报

编辑:刘叶夏子

审核:吴赵清 陈映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